在刚刚结束的国际乒联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中,中国选手陈幸同经历了速雷体育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,最终以3比2的比分险胜队友王艺迪,晋级半决赛,比赛结束后发生的一幕却比比赛本身更引人关注: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陈幸同竟然一时忘记了比赛结果,反问记者:“几比几?谁领先?我忘了。”
这一幕发生在混合采访区,刚刚结束比赛的陈幸同还在擦汗,面对记者的第一个问题“请点评一下刚才这场比赛”,她愣了一下,突然露出困惑的表情,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啊,等一下,几比几来着?谁领先?我好像忘了。”这一刻,记者和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,陈幸同自己也捂着脸笑了起来。
“真的太激烈了,全身心都在想着每一个球,打完一瞬间突然有点懵,脑子空白了,”陈幸同解释道,“让我想想...哦对了,应该是3比2我赢了吧?”这时旁边的队友提醒她没错,她才继续回答问题。
这场比赛确实堪称经典,陈幸同与王艺迪同为国家队队友,彼此熟悉,技战术水平在伯仲之间,比赛一开始,王艺迪就率先进入状态,以11-8拿下首局,陈幸同在第二局调整战术,加强正手进攻,以11-7扳回一城。
第三局成为转折点,双方比分交替上升,一路战至10平、11平、12平,最终王艺迪以14-12险胜,大比分2-1领先,背水一战的陈幸同在第四局展现出世界冠军的心理素质,在5-8落后的情况下连得6分,以11-8将比赛拖入决胜局。

第五局比赛中,两人比分始终紧咬,从1平一直战至9平,最后时刻,陈幸同凭借一个幸运的擦网球和一个反手直线得分,以11-9锁定胜局,整场比赛耗时58分钟,多次出现多拍相持的精彩回合,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。
赛后,陈幸同在接受完整采访时表示:“其实每一分都打得很投入,完全沉浸在比赛中,以至于打完那一刻真的有点恍惚,和王艺迪太熟悉了,每一分都需要全力以赴,可能正是因为这样,结束后突然放松下来,反而一时想不起比分了。”
当被问及决胜局关键时刻的想法时,陈幸同说:“其实没有想太多,就是专注在每一分上,那个时候谁想结果谁就会手软,所以就是告诉自己去拼每一个球,不考虑输赢。”
对于那个决定胜负的擦网球,陈幸同坦言:“那个球确实有点运气,但我认为这也是比赛的一部分,之前我也遇到过很多对手的擦网擦边,这就是乒乓球,需要接受这些不确定因素。”
中国乒乓球队教练马琳在场边观看了比赛,他对记者表示:“这种内部对决非常难打,因为彼此太了解了,陈幸同今天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韧性和专注度值得肯定,至于忘记比分,这在高水平运动员中其实并不罕见,当全身心投入时,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。”
体育心理学家张博士对此现象解读道:“这是一种典型的‘心流’状态体验,当运动员完全沉浸在比赛中时,会进入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,对外界信息和甚至比赛的基本信息都会暂时‘遗忘’,这实际上是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的一种表现,说明她完全投入到了比赛本身而不是结果中。”
这场比赛胜利后,陈幸同将在半决赛中对阵日本选手早田希娜,当记者问及对下一场比赛的准备时,陈幸同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冷静:“早田希娜是非常强的对手,我会认真准备,一场一场去打,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好好休息,恢复体力。”

有趣的是,这不是乒乓球赛场第一次出现运动员忘记比分的情况,2019年世乒赛上,马龙在与法尔克的决赛后也曾开玩笑说“打了多少年球还是会紧张到记错比分”,而张怡宁在2008年奥运会后接受采访时也曾一时想不起决赛比分,成为乒坛一段趣闻。
这场比赛展现了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较量的残酷性和精彩程度,也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在光环之外真实可爱的一面,陈幸同的“一时懵”瞬间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,球迷们纷纷表示“太真实了”、“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”、“完全投入比赛的样子真美”。
体育不仅是力量和技巧的较量,也是心理和精神的博弈,陈幸同在这场比赛中展现了这两方面的卓越能力,她的“一时忘记比分”恰恰证明了她对比赛的全身心投入,这种专注和投入,正是优秀运动员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品质。
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临近,中国乒乓球队内部竞争日趋激烈,陈幸同通过此次比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心理素质,为她争夺奥运资格增添了重要砝码,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这种全身心投入、忘却自我的比赛状态,正是体育精神的最佳体现。
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体育中,我们时常被各种数据、比分和结果所包围,而陈幸同的这个小插曲提醒我们:忘记比分,全身心享受比赛过程,恰恰是体育最本真的魅力所在。